10月15日下午,“一带一路”资深税务实务专家、北京税海之星税务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梁红星博士应邀为我院师生带来《中国“走出去”企业如何搭建全球投资架构-税收角度的主要考量》专题报告。报告由财政系主任王俊霞教授主持,财政系教师和研究生40余人参加。

本次讲座以“合规架构搭建+税务成本优化+反避税应对”为主线,围绕中国“走出去”企业全球投资的核心需求展开。梁红星博士梳理了全球投资架构的双重考量维度:在商务层面,重点解析行业准入、海外上市、外汇管制、投资退出机制等关键因素,结合阿里巴巴VIE架构等案例,说明离岸架构在信息屏蔽、融资便利中的作用;在税务层面,明确税收协定、境外税收抵免、受控外国公司规则等7大核心因素,即通过层级设计实现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跨境支付的税负优化。顶层避税地需满足《经济实质法》要求,纯控股公司可适用“低标准经济实质”;次顶层低税地需平衡税率优势与实体化要求;中间层税收优势国家则依托“参与免税机制”“专利合税制”降低税负;底层业务所在国需完全遵从当地税制,通过上层架构设计实现利润合理分配。明晰“走出去”企业全球投资架构需兼顾商务与税务维度,既要按层级利用不同区域税收优势,又要严守合规底线。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围绕“双支柱国际税改效果”和“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问题”展开提问。梁红星博士指出双支柱税改的有效性,中国对于双支柱税改方案的实际影响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挑战在于美国及部分国家不参与,全球共识尚未形成。寄语同学们国际税务需兼顾‘合规底线’,既要熟悉政策条文,更要理解不同国家的税制逻辑与经济实质要求。

财政系税收学科带头人李香菊教授进行了总结,她表示,梁红星博士的报告既有“架构设计的方法论”,又有“案例拆解的实操性”,报告内容丰富且深入浅出,系统解析了全球投资架构各层级税收逻辑,从实务视角出发,填补了课堂教学中“跨国税务管理”的空白,为师生理解国际税收规则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次学术讲座是我院聚焦“一带一路”财税实践、服务“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不仅加深了师生对全球投资架构税收逻辑的理解,也搭建了学界与实务界的交流桥梁。未来,财政系将继续与行业专家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为培养高层次、实战型财税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梁红星博士现任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国际化发展委员会委员,工商管理博士、高级经济师、注册税务师,拥有30余年专职国际税务实务经验,并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20多所院校兼职硕士生导师。